其他
2017年CLSCI高产作者统计(3篇以上共有81位作者)
来源:中国法学创新网
2017年CLSCI高产作者统计 | |||||
(仅限于3篇以上,共有81位作者;其中篇数相同者以姓名拼音排序) | |||||
作者 | 单位 | 篇数 | 期刊名称 | 期数 | 文章标题 |
张明楷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10 | 法学 | 1 | 虚假诉讼罪的基本问题 |
法学评论 | 1 | 三角诈骗的类型 | |||
政法论坛 | 1 | 贪污贿赂罪的司法与立法发展方向 | |||
现代法学 | 3 | 终身监禁的性质与适用 | |||
法律科学 | 3 | 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 | |||
政治与法律 | 4 | 共犯的本质——“共同”的含义 | |||
中国法学 | 4 | 避免将行政违法认定为刑事犯罪:理念、方法与路径 | |||
清华法学 | 5 | 阶层论的司法运用 | |||
中外法学 | 6 | 论放弃重复侵害的行为性质 | |||
中国社会科学 | 7 | 法益保护与比例原则 | |||
高圣平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7 | 法学家 | 5 | 农地三权分置视野下土地承包权的重构 |
政法论坛 | 5 | 公司担保中相对人的审查义务——基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 | |||
清华法学 | 5 | 混合共同担保的法律规则:裁判分歧与制度完善 | |||
中外法学 | 5 | 动产让与担保的立法论 | |||
法律科学 | 6 | 不动产抵押权优先受偿范围研究——基于裁判分歧的分析和展开 | |||
现代法学 | 6 | 论担保物权“一般规定”的修改 |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统一动产融资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 | |||
王利明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7 | 中外法学 | 1 | 论合同法组织经济的功能 |
清华法学 | 2 |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规则 | |||
中国法学 | 2 | 民法分则合同编立法研究 | |||
法学评论 | 3 |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中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
比较法研究 | 4 | 我国《民法总则》的成功与不足 | |||
法学评论 | 6 |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由 | |||
政治与法律 | 8 | 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立法研究——论我国《民法总则》的颁行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设立 | |||
杨立新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4 | 现代法学 | 1 | 民法分则侵权责任编修订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法商研究 | 2 | 论侵权责任并合 | |||
中国法学 | 2 | 民法分则继承编立法研究 | |||
法学家 | 5 | 《民法总则》规定的民法特别法链接条款 | |||
天津大学法学院 | 3 | 清华法学 | 2 | 民法分则物权编应当规定物权法定缓和原则 | |
比较法研究 | 4 | 《民法总则》规定的隐藏行为的法律适用规则 | |||
法学 | 5 | 《民法总则》中部分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
车浩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6 | 法学研究 | 2 | 行贿罪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法理内涵 |
清华法学 | 5 | 体系化与功能主义:当代阶层犯罪理论的两个实践优势 | |||
法商研究 | 6 | 学术开放与刑法教义学 | |||
中国法学 | 6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之界分:基于被害人的处分自由 | |||
中外法学 | 6 | 理解当代中国刑法教义学 | |||
政治与法律 | 10 | 被害人教义学的发展:刑事责任的分配与被害人自我保护——被害人教义学在德国:源流、发展与局限 | |||
陈兴良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6 | 中外法学 | 1 | 快播案一审判决的刑法教义学评判 |
中国法学 | 2 |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 |||
政治与法律 | 3 | 回顾与展望:刑法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刑法教义学的发展脉络--纪念1997年刑法颁布二十周年 | |||
法学家 | 5 | 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 | |||
清华法学 | 5 | 刑法阶层理论: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 | |||
政法论坛 | 5 | 刑法教义学的逻辑方法:形式逻辑与实体逻辑 | |||
梁志文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5 | 法律科学 | 2 |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法规制模式 |
法律科学 | 5 | 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 |||
法学家 | 6 | 版权法上的审美判断 | |||
政治与法律 | 8 |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移植与创制 | |||
法学 | 12 | 论版权法改革的方向与原则 | |||
刘宪权 | 华东政法大学 | 5 | 政治与法律 | 4 | 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的逻辑与规律 |
中外法学 | 4 | 网络侵财犯罪刑法规制与定性的基本问题 | |||
法学 | 5 | 中国刑法发展的时代脉动——97刑法颁布实施20年刑事法治纵览与展望 | |||
法学评论 | 5 | 论新型支付方式下网络侵财犯罪的定性 | |||
现代法学 | 6 | 网络移动支付环境下信用卡诈骗罪定性研究 | |||
尚连杰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5 | 法律科学 | 4 | 拟制条件成就的法理构造 |
法学 | 4 | “私贷公用”规范的解释论——以《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3条第2款为中心 | |||
法学家 | 4 | 缔约过失与欺诈的关系再造——以错误理论的功能介入为辅线 | |||
法商研究 | 5 | 合同撤销与履行利益赔偿 | |||
政治与法律 | 11 | 信赖利益赔偿以履行利益为限吗——从一般命题到局部经验 | |||
宋亚辉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5 | 现代法学 | 1 | 新生权利的经济解释与法律配置——以户外广告发布权为例 |
清华法学 | 2 | 食品安全标准的私法效力及其矫正 | |||
法商研究 | 4 | 网络干扰行为的竞争法规制——“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的检讨与修正 | |||
法学研究 | 5 | 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1983-2012 | |||
中国社会科学 | 10 | 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 | |||
张文显 | 中国法学会 | 5 | 中国社会科学 | 4 | 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构建世界新秩序——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球思维 | |||
清华法学 | 4 | 法理:法理学的中心主题和法学的共同关注 | |||
中国法学 | 6 |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方略和实践 | |||
法学研究 | 6 | 新思想引领法治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指导意义 | |||
周光权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5 | 中外法学 | 1 | 犯罪支配还是义务违反快播案定罪理由之探究 |
政治与法律 | 3 | 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 | |||
法学 | 4 | 论持续侵害与正当防卫的关系 | |||
法学评论 | 5 | 正当防卫的司法异化与纠偏思路 | |||
清华法学 | 5 | 阶层犯罪论及其实践展开 | |||
程啸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4 | 中外法学 | 2 | 论抵押权的预告登记 |
法学家 | 2 | 不动产登记簿的权利事项错误与不动产善意取得 | |||
政治与法律 | 5 | 损害赔偿法中受害人共同责任的规范模式 |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损益相抵适用的类型化研究 | |||
崔建远 | 暨南大学法学院 | 4 | 中国法学 | 2 | 民法分则物权编立法研究 |
中外法学 | 2 | 姓名与商标:路径及方法论之检讨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行再27号行政判决书之评释 | |||
比较法研究 | 3 | 我国《民法总则》的制度创新及历史意义 |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行政合同族的边界及其确定根据 | |||
丁茂中 | 上海政法学院 | 4 | 政治与法律 | 1 | 原则性禁止维持转售价格的立法错误及其解决 |
现代法学 | 2 | 行政行为的竞争合规制度研究 | |||
法学评论 | 3 | 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比较研究 | |||
法学 | 9 | 垄断行为法律责任条款实施困境的消解 | |||
何勤华 | 华东政法大学 | 4 | 法学家 | 1 | 《大宪章》成因考 |
中国法学 | 5 | 以古代中国与日本为中心的中华法系之律家考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6 | 英国大学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及其流变 | |||
法学 | 12 | 英国法社会学研究70年——以“社会—法律”研究的变迁为重点 | |||
姜涛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4 | 比较法研究 | 1 | 贪污受贿犯罪之量刑标准的再界定 |
法律科学 | 1 | 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立场 | |||
中国法学 | 1 | 科研人员的刑法定位:从宪法教义学视域的思考 | |||
政法论坛 | 3 | 刑法如何面对家庭秩序 | |||
李少文 |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 | 4 | 法学评论 | 1 | 宪法工程:一种宪法学方法论 |
环球法律评论 | 4 | 民主宪法的工程学 | |||
政法论坛 | 5 | 宪法的两种逻辑、两类规范与两重效力 | |||
现代法学 | 6 | 地方立法权扩容的宪法控制 | |||
刘艳红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4 | 法律科学 | 3 | 网络时代刑法客观解释新塑造:“主观的客观解释论” |
政治与法律 | 3 | 象征性立法对刑法功能的损害——二十年来中国刑事立法总评 | |||
政法论坛 | 5 | 入出罪走向出罪:刑法犯罪概念的功能转换 | |||
法商研究 | 6 | 刑法学变革的逻辑:教义法学与政法法学的较量 | |||
龙宗智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4 | 法学研究 | 2 | 刑事印证证明新探 |
政法论坛 | 3 | 论贿赂犯罪证据的客观化审查机制 | |||
中外法学 | 5 | 评聂树斌案再审判决回避王书金--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42条之修改 | |||
法学 | 7 | 司法改革:回顾、检视与前瞻 | |||
卢建平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4 | 清华法学 | 1 | 宽严相济与刑法修正 |
现代法学 | 3 | 法治语境下盗窃罪治理模式探究——基于犯罪统计的分析 | |||
政治与法律 | 4 | 法治语境下犯罪化的未来趋势 | |||
中外法学 | 4 |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认罪认罚从宽 | |||
石一峰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4 | 现代法学 | 3 | 再论冒名处分不动产的私法适用——类推适用的视角 |
法学评论 | 4 | 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责任中损失计算的利益衡量 | |||
法学家 | 6 | 沉默在民商事交往中的意义——私人自治的多层次平衡 | |||
法律科学 | 6 | 商事表见代表责任的类型与适用 | |||
王建学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4 | 法学评论 | 2 | 省级人大常委会法规审查要求权的规范建构 |
中外法学 | 2 | 政治性宪法审查批判以巴黎高等法院的注册和谏诤为中心 | |||
中国法学 | 4 | 论地方政府事权的法理基础与宪法结构 | |||
法学 | 5 | 授权地方改革试点决定应遵循比例原则 | |||
王 迁 | 华东政法大学 | 4 | 法学研究 | 1 | 广播组织权的客体——兼析“以信号为基础的方法” |
法律科学 | 5 |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 |||
比较法研究 | 6 | 论网络环境中表演权的适用——兼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对表演权的定义 | |||
法学 | 11 | 技术措施保护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及法律对策 | |||
徐国栋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4 | 比较法研究 | 1 | 罗马法中客服设施经营人的承保责任及其在现代法中的继受和发展 |
现代法学 | 2 | 财宝概念研究两题 | |||
比较法研究 | 4 | 《民法总则》第187条规定的民刑责任竞合的罗马法起源与比较法背景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罗马商法及其与“民法”的合一——以优士丁尼《法学阶梯》为考察对象 | |||
左卫民 | 四川大学法学院 | 4 | 清华法学 | 3 | 一场新的范式革命?——解读中国法律实证研究 |
法学研究 | 3 | 认罪认罚何以从宽:误区与正解——反思效率优先的改革主张 | |||
现代法学 | 5 | 时间都去哪儿了——基层法院刑事法官工作时间实证研究 | |||
政法论坛 | 5 | 冲突与竞合:刑事诉讼的模式分析——读帕克教授的《刑事制裁的界限》 | |||
陈光中 | 中国政法大学 | 3 | 政法论坛 | 4 | 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若干问题探析——基于实证试点和调研的研究 |
中国法学 | 4 | 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 |||
比较法研究 | 6 | 关于《监察法(草案)》的八点修改意见 | |||
陈洪兵 | 东南大学法学院 | 2 | 法律科学 | 6 | 模糊罪过说之提倡——以污染环境罪为切入点 |
政治与法律 | 12 | 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空间 |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1 | 中国法学 | 1 | 论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边界 | |
陈 鹏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研究 | 2 | 公法上警察概念的变迁 |
中外法学 | 5 |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多层次构造 | |||
法学评论 | 6 | 日本地方立法的范围与界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
陈瑞华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3 | 中国法学 | 1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若干争议问题 |
法学家 | 1 | 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反思 | |||
政法论坛 | 2 | 论侦查中心主义 | |||
陈 伟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3 | 中国法学 | 1 | 环境质量标准的侵权法适用研究 |
比较法研究 | 1 | 环境侵权INUS条件因果关系论 | |||
法学研究 | 5 |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类型化视角下的举证责任 | |||
方 乐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家 | 3 |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制度功能 |
法学 | 4 |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运行机制——以审判权的内部运行为中心的考察 |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司法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从司法的供需结构切入 | |||
冯 辉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3 | 政法论坛 | 6 | 金融危机、国家治理与法治精神 |
中国法学 | 6 | 网络借贷平台法律监管研究 | |||
政治与法律 | 12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补贴的法律规制研究 | |||
高 通 | 南开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 | 3 | 刑事速裁案件的证明模式 |
法学家 | 3 |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全面审查原则再检视 |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 |||
公丕祥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3 | 政法论坛 | 4 | 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及其近代嬗变 |
法律科学 | 6 | 习近平立法思想论要 | |||
中国社会科学 | 10 | 马克思的法律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
巩 固 |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 3 | 比较法研究 | 2 | 大同小异抑或貌合神离?中美环境公益诉讼比较研究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美国原告资格演变及对公民诉讼的影响解析 | |||
法商研究 | 5 |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之起诉限制及其启示 | |||
关保英 | 上海政法学院 | 3 | 政法论坛 | 1 | 行政法治的时代精神解读 |
中国法学 | 5 | 论行政法中技术标准的运用 | |||
法学 | 7 | 地方政府组织法的修改应从转变法治观念入手 | |||
韩大元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评论 | 3 | 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宪法问题 |
现代法学 | 5 | 论《宪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20周年 | |||
法学 | 11 | 任期制在我国宪法中的规范意义——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35周年 | |||
贺 剑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家 | 1 | 《合同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显失公平制度)评注 |
中外法学 | 2 | 法教义学的巅峰德国法律评注文化及其中国前景考察 | |||
法学 | 3 | 走出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的“公平”误区——《物权法》第176条的解释论 | |||
黄 辉 | 香港中文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 | 4 | 对公司法合同进路的反思 |
比较法研究 | 5 | “一国两制”背景下的香港与内地证券监管合作体制:历史演变与前景展望 | |||
中外法学 | 6 | 国企改革背景下母子公司债务责任问题的规制逻辑和进路 | |||
简 爱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 | 2 | 过度维权的罪与罚——兼评李海峰天价索赔今麦郎获刑案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3 | 一个标签理论的现实化进路:刑法谦抑性的司法适用 | |||
政治与法律 | 6 | 权利行使行为的刑法评价——以违法相对论为立场的分析 | |||
姜 敏 | 西南政法大学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1 | “危害原则”的法哲学意义及对中国刑法犯罪化趋势的警喻 |
比较法研究 | 3 | 系统论视角下刑法修正案犯罪化限制及其根据 | |||
政法论坛 | 5 | 刑法反恐立法的边界研究 | |||
蒋大兴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3 | 比较法研究 | 4 | 《民法总则》的商法意义——以法人类型区分及规范构造为中心 |
法学 | 4 | 公司法中的合同空间——从契约法到组织法的逻辑 | |||
中国社会科学 | 9 | 共享经济的法律规制 | |||
焦海涛 | 中国政法大学 | 2 | 法学评论 | 4 | 社会政策目标的反垄断法豁免标准 |
法学 | 12 | 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反垄断法文化豁免制度 | |||
安徽大学法学院 | 1 | 中国法学 | 1 | 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中的实用主义批判 | |
孔祥俊 |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 3 | 中外法学 | 3 |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新定位 |
比较法研究 | 3 |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现代化 | |||
法学评论 | 5 |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争法取向 | |||
黎 宏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研究 | 1 | 受贿犯罪保护法益与刑法第388条的解释 |
中国法学 | 4 | 贿赂犯罪的保护法益与事后受财行为的定性 | |||
法学 | 5 | 电信诈骗中的若干难点问题解析 | |||
李本森 | 中国政法大学 | 3 | 中外法学 | 2 |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本地化差异基于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试点的地方文本分析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美国刑事快速审判权的宪法检验与立法嬗变 | |||
法学研究 | 5 |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实效检验——基于12666份速裁案件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 |||
李 浩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3 | 中外法学 | 1 | “直接证据”真的不存在吗?与纪格非教授商榷 |
法学家 | 2 | 不予再审“管辖错误”后遗留问题研究 | |||
法学 | 11 | 论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地位 | |||
李 平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3 | 法商研究 | 2 | 先秦刑余之人考论:形象、制度与观念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传统中国审判机制的法理与道理——从刘锡彤断杨乃武小白菜案说起 | |||
中外法学 | 5 | 论少数服从多数的合理性基础--中西之别及其成因 | |||
李 蕊 | 中国政法大学 | 2 | 中外法学 | 3 | 为效果付费债券一个创新的公私伙伴关系及其风险防范 |
现代法学 | 4 | 农地信托的法律障碍及其克服 | |||
北京农学院文法学院 | 1 | 法学评论 | 2 | 为效果付费债券:公私协同供给公共产品的创新构造及其本土化 | |
李秀清 | 华东政法大学 | 3 | 中外法学 | 1 | 《中国评论》与十九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司法 |
比较法研究 | 2 | 《中国评论》中的中国法律及其研究价值 | |||
法学研究 | 4 | 《印中搜闻》与19世纪早期西方人的中国法律观 | |||
李拥军 | 吉林大学法学院 | 3 | 法商研究 | 2 | 司法改革中的体制性冲突及其解决路径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当代中国法律对亲属的调整:文本与实践的背反及统合 | |||
法学 | 11 | 合法律还是合情理:“掏鸟窝案”背后的司法冲突与调和 | |||
刘明祥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法律科学 | 1 | 不能用行为共同说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 |
法学家 | 2 | 从单一正犯视角看贿赂罪中的共同犯罪疑难问题 | |||
中国法学 | 3 | 区分制理论解释共同过失犯罪之弊端及应然选择 | |||
刘仁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3 | 法学评论 | 1 | 论我国法院副卷制度的改革 |
法律科学 | 3 | 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网络语境——兼及对犯罪参与理论的省思 | |||
政法论坛 | 4 | 论我国刑事法庭被告人席位的改革 | |||
刘 涛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社会系统及其互动:刑事和解中“以钱买罪”现象新解 |
法学家 | 5 | 社会宪治:刑法合宪性控制的一种思路 | |||
政治与法律 | 6 | 作为组织的法院及其决策运作:司法职业保障的系统论考察 | |||
刘银良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3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信息网络传播权框架下深层链接的法律性质探究 |
法学研究 | 6 | 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与广播权的界限 | |||
法学 | 10 |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从“用户感知标准”到“提供标准” | |||
刘征峰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从“反歧视原则”进入民事交易关系观察当代民法理念的革新 |
现代法学 | 1 | 被忽视的差异——《民法总则(草案)》“大小监护”立法模式之争的盲区 | |||
法学研究 | 4 | 家庭法与民法知识谱系的分立 | |||
彭中礼 | 中南大学法学院 | 3 | 政法论坛 | 5 | 法律论证中的数学方法 |
中国法学 | 6 | 司法判决中的指导性案例 | |||
政治与法律 | 9 | 论“国家所有”的规范构造——我国宪法文本中“国家所有”的解释进路 | |||
冉克平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3 | 现代法学 | 4 | “恶意串通”与“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在民法典总则中的构造--兼评《民法总则》之规定 |
中国法学 | 5 | 夫妻团体债务的认定及清偿 | |||
法学 | 11 | 夫妻之间给予不动产约定的效力及其救济——兼析《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6条 | |||
石佳友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比较法研究 | 4 | 民法典的立法技术:关于《民法总则》的批判性解读 |
法学评论 | 6 | 人权与人格权的关系--从人格权的独立成编出发 | |||
政治与法律 | 7 | 我国民法典合同编的编纂:我国《民法总则》的颁行与民法典合同编的编订——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看我国《合同法》相关规则的完善 | |||
时延安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法商研究 | 1 | 酌定减轻处罚规范的法理基础及司法适用研究 |
法律科学 | 2 | 死刑立即执行替代措施的实践与反思 | |||
环球法律评论 | 6 | 死刑、宪法与国家学说——论死刑废除的理论路径选择 | |||
孙国祥 | 南京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家 | 1 | 行政犯违法性判断的从属性和独立性研究 |
政治与法律 | 3 | “加速费”、“通融费”与行贿罪的认定——以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实质解释为切入 | |||
法学 | 9 | 构成要素行政性标准的过罪化风险与防范 | |||
孙海波 | 中国政法大学 | 3 | 清华法学 | 3 | 司法义务理论之构造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4 | 不存在疑难案件? | |||
政治与法律 | 5 | 疑难案件否定法治吗——依法裁判立场之重申 | |||
孙煜华 | 华东政法大学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1 |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释论 |
法学 | 7 | 构建与监察改革相适应的职务犯罪侦查法治模式 | |||
政治与法律 | 7 | “一地两检”问题宜透过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处理 | |||
唐 力 | 西南政法大学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2 | 民事审限制度的异化及其矫正 |
法学评论 | 3 | 民事诉讼立审程序结构再认识——基于立案登记制改革下的思考 | |||
比较法研究 | 6 | “法官释法”:陪审员认定事实的制度保障 | |||
童之伟 | 华东政法大学 | 3 | 法学评论 | 1 | 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的监督制约何以强化 |
政治与法律 | 10 | 国家监察立法预案仍须着力完善 | |||
法学 | 12 | 社会主要矛盾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联 | |||
王贵松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中国法学 | 1 | 论法律的法规创造力 |
比较法研究 | 2 | 信息公开行政诉讼的诉的利益 | |||
清华法学 | 4 | 行政诉讼判决对行政机关的拘束力——以撤销判决为中心 | |||
王建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3 | 政治与法律 | 3 | 论特定股东同意型防御性条款的规制模式与法律效力 |
中国法学 | 5 | 论我国引入公司章程防御性条款的制度构造 | |||
法学 | 9 | 再论股东未届期出资义务的履行 | |||
王立民 | 华东政法大学 | 3 | 现代法学 | 1 | 试论中国租界与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以上海租界与威海卫租借地区域法制的差异为例 |
法学 | 8 | 唐律“化外人相犯”条属于国际私法的质疑——兼论唐律的唐朝刑法典性质 | |||
政治与法律 | 12 | 中国当今家暴的传统法律原因 | |||
王彦强 |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3 | 中外法学 | 2 | 对向参与行为的处罚范围 |
比较法研究 | 6 | “从一重处断”竞合条款的理解与适用——兼谈我国竞合(罪数)体系的构建 | |||
政治与法律 | 7 | 论上游犯罪罪量因素对赃物犯罪成立的影响 | |||
谢增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3 | 中国社会科学 | 2 | 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 |
法学研究 | 2 | 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劳动合同法的修改 | |||
法学 | 11 | 用工成本视角下的劳动合同法修改 | |||
杨建军 | 西北政法大学 | 3 | 法学评论 | 1 | 法学智库研究若干问题探析 |
法律科学 | 3 | 西方法治的文化成因 | |||
比较法研究 | 4 | 中国法治发展:一般性与特殊性之兼容 | |||
叶 姗 | 北京大学法学院 | 3 | 法商研究 | 1 | 企业并购中雇员的工作选择权 |
环球法律评论 | 5 | 增值税法的设计:基于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 | |||
现代法学 | 6 | 论雇员不能胜任工作的解雇规则 | |||
于志刚 | 中国政法大学 | 3 | 法律科学 | 3 | 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 |
法商研究 | 6 | 青年刑法学者要有跟上时代步伐的激情和责任——20年来网络犯罪理论研究反思 | |||
法学家 | 6 | 网络空间中犯罪预备行为的制裁思路与体系完善——截至《刑法修正案(九)》的网络预备行为规制体系的反思 | |||
俞 祺 | 清华大学法学院 | 3 | 法制与社会发展 | 5 | 设区的市立法及规范性文件领域分布研究 |
法学家 | 6 | 地方立法适用中的上位法依赖与实用性考量 | |||
政治与法律 | 9 | 重复、细化还是创制:中国地方立法与上位法关系考察 | |||
喻 中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 3 | 现代法学 | 4 | 格义的再现:法家学说与法学对等关系之建构 |
法学家 | 5 | 法家学说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建构——立足于法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 | |||
法律科学 | 6 | 以术行法:熊十力建构的“韩非学” | |||
占善刚 | 武汉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研究 | 2 | 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异议权研究 |
法商研究 | 6 | 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缺席规制之检讨 | |||
法学 | 8 | 民事判决中的表示错误及其更正 | |||
张新宝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3 | 现代法学 | 2 | 物件致人损害责任的再法典化思考 |
中国法学 | 3 | 民法分则侵权责任编立法研究 | |||
比较法研究 | 4 | 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基于功能主义的法人分类 | |||
周 新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2 | 政法论坛 | 2 | 刑事申诉制度规范化研究 |
政治与法律 | 3 | 论从宽处理的基本原则及其类型——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分析 |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 1 | 法学评论 | 6 | 刑事电子证据认证规范之研究 | |
庄加园 | 上海交通大学凯源法学院 | 3 | 法学家 | 3 | 《合同法》第79条(债权让与)评注 |
法学 | 3 | 交付原则框架下的意思自治 | |||
现代法学 | 3 | 初探债权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执行名义欠缺的质疑与收取诉讼的构造尝试 | |||
邹兵建 |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 3 | 法学家 | 1 | 条件说的厘清与辩驳 |
环球法律评论 | 3 | 合法则性条件说的厘清与质疑 | |||
政治与法律 | 8 | 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司法偏差与立法缺陷——以赵春华案及22个类似案件为样本的分析 |
【分类公示】法理学·2017年科研单位论文数统计(178篇)
2017年各法学院论文他发数及三大刊物数排名(前50名)公示
【分类公示】行政法·2017年科研单位论文数统计(106篇)
复旦大学法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申请事宜及申请考核制执行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含硕博)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法学院关于招收港澳台人士和留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说明
东南大学2019年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附法学院招生专业目录)
@所有人:问津学术有奖阅读正式启动,总价值2万余元的大奖等你拿!
东南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成果考核标准(2018 版)
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办法(博士招生适时启动申请考核制)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9年博士拟招生49人,其中硕博连读生约12名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啦(附1034条全文及说明)
浙大2019年“文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大学法学院2019年度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人员名单公示
中国人民大学26个院系2019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